我的驻村故事:带货记
北风夹杂着雪花拍打在烟囱上,沙沙作响。凌晨五点,小岔村鸡场的灯亮了,村支书在炉子上烤好了馒头,就着罐罐茶吃过以后,就披起棉大衣径直走向鸡场。他手中的玉米粒向四周飞散开去,鸡场里瞬间热闹了起来。不一会被装上了客货车。车外,一支燃烧未尽的烟头在雪地里发出滋滋的声响……村支书小心翼翼地开着车,穿过崎岖的山路,缓缓向村委会方向驶去。
突然,一阵阵急促的锁链摩擦声打破了村委会屋外的宁静,我赶紧掀起了窗帘。在驻村时,我们住在村委会院子里,有时半夜会有老乡急事寻求帮忙,所以天黑时听见响声就会格外警醒。
村支书提着两桶胡麻油朝我们的住处走来:“张队,东西给你们拉来了,装车上吗?”。“雪下大了,今天能走不,书记?”,张队一边生着炉火,一边笑着说。由于昨夜大风,烟囱会刮倒烟,我们后半夜都没敢烧炉子。“看天爷下不下,这次疫情你们辛苦了一个多月都没回家,又是捐物资,又是熬夜值守的,回去了给家里说声歉意。”村支书笑着说,递过来货物清单,“每次都让你们无偿出力,又花路费带着卖东西,真不好意思。”我收好清单,笑着对支书说:“能让乡亲们多卖点钱,过上好日子,我们情愿多送几趟。”
每年春节前夕都是我们为乡亲们带货最为繁忙的时候,因为我们想让乡亲们多增加点收入,开开心心过个好年。平时带货,我们都是每周乘坐高铁时少量携带。这次疫情期间,村里积攒了不少的农产品,我们就选择了用汽车往兰州拉。其实,老乡们自家养的猪肉、鸡,以及种的土豆、杂粮和做成的粉条等,这些都是兰州的同事和亲朋好友们喜欢的绿色有机食品,东西好,价格如果能卖得高些,乡亲们就能多挣点钱,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把这些东西推荐给兰州的同事亲友们。渐渐地,我们帮扶队就成了乡亲们的“农产品驻兰独家经销商”了。
带货的东西塞满了整个后备箱,后座也垒得满满当当。我拆开箱子,把一箱无处可放的土蜂蜜分装到两个袋子里,然后放在了脚下。今天是周末,路上车多,又赶上下雪天,为了能平平安安地将乡亲们心心念念的农产品送达目的地,多卖点钱让他们过个好年,七点天还未亮,我们就出发了。
窗外飘着雪花,路上有些颠簸,我们尽量放慢车速,因为担心车上鸡蛋会撞破。车内暖风阵阵,不一会儿车上慢慢热了起来,汗珠开始混着干燥的空气往外渗。熟悉的感觉瞬间被点燃,灼烧的憋闷从我的气管直往出窜,呛了半晚上煤烟的肺也终于按捺不住了,我赶紧弯曲下身子,使劲将它咳了出来。我取出随身携带的喷雾,猛吸了几口。“老毛病又严重了?挺吓人的,回去了赶紧治治”,张队关切地问道。冬天房间要烧火炉,煤烟粉尘大,白天黑夜的吸入多了,诱发加重了咳嗽病。尽管我早早准备好了药,却没想到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会影响这么长时间,上次回村时带的药早就吃光了。
下午,我们进入了兰州市区,雪也停了。穿过拥堵的街道,我们来到了第一位客户的便利店,然后熟悉地将盒装鸡蛋整齐地摆放在固定区域。便利店老板是张队的朋友,结完账之后,他向张队询问着朋友看病的事情,托付张队明天带他朋友去找医生。卸货的时候,提着东西上下楼很是消耗力气,张队的身体不能长时间劳累,于是我带他到街角小吃店休息了一会儿,吃了点东西,然后再继续卸东西。
“师傅,麻烦让一下”,我正坐在五楼的楼梯上喘着粗气,用敞开的棉衣衣襟抖着凉风,忽然黄色的箱边蹭过我的眼角,一个人影一闪而过。我刚想起身向外卖小哥讨个说法,他转身便不见了人影。我摸了摸眼角,火辣辣的,还好没挂彩。心想算了,都挺不容易的。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提起精神继续上楼。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将最后剩余的东西放在了离我家不远的马路边。张队说要一起送到我家里去,然而看他疲惫不堪的样子,我就说一会儿有人来取,让他先回了。东西有些重,我就打电话让母亲来帮忙,不一会儿,母亲和儿子都来了。儿子手舞足蹈地向我跑来,高兴地要替我拉车。儿子半个月前在家玩耍摔破了头,去医院缝了6针,我摸了摸他头上结痂的伤口,问他疼不疼,他说他是像爸爸一样的男子汉不疼。“终于回来了,又拉了这么多吗?”母亲笑着问。母亲上了年纪,有腰痛病,她一手扶着车,另一只手敲打着自己的腰。我将两桶油和两只鸡塞进了买菜车,就拉上车给小区的邻居送过去了。
周一早上六点半,和往常一样,母亲早早地起床为孙子收拾早饭。我和妻子一起出了家门,妻子学校离家远,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到村上时已经十点,于是第一时间给家里报了平安。村委会办公室里,村支书正在给两个老乡说着地界的问题,于是我们拿了卷尺,一起帮忙去地里丈量。
山顶的风催着白色风车(风电叶片)不停地转动着,放眼望去,整个山峦仿佛都要被环绕的风车凌空飞吊起来,像即将要飘起的“天空之城”。踩着厚厚的积雪,我的内心犹如野马自由奔腾在草原,瞬间涌出一股如释重负的畅快感,灵魂仿佛融进了脚下的这片大地。
晚上,伴着山村的寂静,我翻开了日记,开始算起周末的带货账。“这次一万五,今年咱们自己带货超过10万元了。”张队高兴地敲着计算器,“开车送货费用太高,咱们还是坐高铁每周少量带货更划算。”为了帮助乡亲们代销农产品,医院领导和我们想了不少办法——建扶贫消费群、带货进医院超市和食堂以及医院内部福利消费等等,年均下来也有五六十万元。未曾想,驻村帮扶的工作把我们个个都练成了会精打细算的“管家”。如果我们为乡亲们算好每一笔经济账,积少成多的话,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为民办小事,小事办多了也就成了大事。
屋外的北风还在肆虐,方便面的香味在屋内游荡,炉火通红,烤焦的土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静谧的山村,雪落声飘进了梦乡,雪径上一行行脚印仿佛翻过了村里的山,走向更远的地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