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名称】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邮编】730050
【传真】0931-2687021
【院训】严谨 仁爱 传承 创新
【微信公众号】甘肃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
甘肃省中医院创建于1953年,是副地级建制省属事业单位,2007年至今托管省中医药研究院;是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单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和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30亩,分东、西2个院区,开设甘南路和省委2个门诊部;内设行政处(科)室31个,临床科室86个,医技科室10个,实际开放床位2620张,2024医院年门诊量152万人次,收治患者8.8万人次,手术3.5万台次。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持续获评A级。
人才荟萃,名医辈出。现有职工2521人(硕士研究生723人,博士研究生4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10名(副高级以上专家562名)。医院拥有“国医大师”王自立,“长江学者”“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名中医”张志明,“岐黄学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李盛华,“全国名中医”廖志峰,“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李妍怡等一批在全国和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医学专家;有先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11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5名,“甘肃省优秀专家”7名,“甘肃省领军人才”11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陇原青年英才”13名,“甘肃省名中医”46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2名,“全省卫生健康骨干人才”7名,“全省青年卫生健康人才”13名。
专科领航,中西并重。医院拥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脑病、中医护理)、2个国家中医药高水平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痹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 7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个,省级临床优势专科、临床卓越专科、重点中医药专科和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33个,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1个,甘肃省中医康复中心1个,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2个;经省卫健委批复成立的甘肃省陇中正骨医院(医院骨科)是全国中医骨伤名科医院,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基地,设8个亚学科中心,床位1000余张,诊疗水平居西北前列。六大诊疗中心(胸痛、卒中、创伤、急救、肿瘤、治未病)通过相关认证。2024年牵头承担多发性骨髓瘤、马尾综合征2个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依托8个全省中医医疗质量质控中心(中医骨伤、中医康复、中医急重症、老年病、中医护理、中医病案、中药饮片、中药药事管理),健全专科质控体系,提升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特色突出,技术领先。医院开展120余项中医特色技术,设立140个专病门诊;拥有数字化一体复合手术室,将人工智能、数字化、一站式融合,使手术更精准更微创更高效;配备有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天矶机器人、关节置换机器人)、消化内镜系统、直线加速器等高端的医疗设备,开展机器人手术、3D打印等现代诊疗技术。自主研发101种院内制剂,覆盖27种剂型,其中11个入选“陇药名方”,43种全省推广,74个纳入医保报销目录。针对新冠疫情,“甘肃方剂”研发团队发掘甘肃道地中药材,研发出扶正避瘟方、岐黄避瘟方、宣肺化浊方、培土益肺方和益肺健脾方等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系列方药,无偿捐赠支援湖北抗疫,在甘肃省内广泛使用,为抗击疫情、护佑健康做出突出贡献,国际援助白俄罗斯、泰国、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受到良好赞誉。
科教兴院,成果丰硕。作为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全科医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甘肃省中医护理培训基地、甘肃省小儿推拿培训基地。拥有博导12名,硕导128名,师资力量雄厚,培训设施设备齐全,承担甘肃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10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博(硕)士研究生和本(专)科生的教学任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专业4个,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体系( CAP )认证单位,有甘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骨关节退行性疾病、骨科创伤、中西结合麻醉),是甘肃省中医药数据中心、中医药循证医学临床中心、人工智能辅助中医望诊工程研究中心、陇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及临床疗效评价行业技术中心、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建设单位,建有转化医学中心、生物样本库等。近5年来,医院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总计36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科研成果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2006篇,其中SCI116篇,EI3篇,CSCD303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8篇。出版专著157 部,获得专利107项。由省中研院主办的《西部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
国际交流,合作共赢。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加强境外进修培训,选拔多批次专业技术人才赴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修学习,开展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洽谈。与法国等8个国家的医院(医科大学)确立合作关系。在白俄罗斯设立“甘肃格罗德诺中医中心”,承建巴基斯坦岐黄中医中心,马达加斯加中医中心。医院充分发挥龙头引领辐射作用,2012年经省卫健委批复成立的“甘肃省中医院医疗联盟”,现有成员单位125家。有风湿骨病、脊柱外科、中西医结合消化、肠梗阻、中医护理、脊柱椎间孔镜、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关节镜、小儿推拿技术、矩阵针灸及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等11个甘肃省紧密型专科(技术)联盟。2025年,医院与兰州市人民政府签订落实“强省会”行动促进中医药发展对口协作框架协议,在兰州市中医医院挂牌成立甘肃省中医院兰州医院。2023年,派出14名专家团队驻点帮扶东乡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基层医院共建“甘肃省中医院名中医传承工作站”36个,选派135名人员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参加“万名医护下基层”行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传承创新发展。
大爱担当,誉满杏林。医院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创建单位”“全国中医药文化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单位”“甘肃省诚信建设示范单位”“兰州市文明单位”“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急救中心被卫生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等时代楷模,“白求恩奖章”荣誉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健康中国2022年度最美践行者”“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荣誉获得者等医者典范。“甘肃方剂”研发团队2023年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 “甘肃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2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甘肃省中医院始终秉承“大综合、强专科、多特色、数智化”的发展理念,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服务为核心、以绩效考核为导向、以人才强院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强化运营管理为关键,按照医院确定的“三步走”战略,“五个新”要求,致力于打造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中医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高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