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养五脏,从中医角度出发调整饮食
不少人的饮食口味有所偏嗜,有些人嗜酸成性,有些人素爱甜食,而有些人则无辣不欢。
中医认为饮食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对应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然而,对其中某一味有偏嗜,可能反映出身体某个脏器出现了健康问题。过食五味也会影响五脏的健康。所以,想要吃出健康,五味偏嗜则要有度。
一、酸入肝
偏嗜酸味,应疏肝理脾,肝属木,酸入肝。酸味主收敛、涩滞,具有滋养肝脏之功。适度食酸可养阴生津、健运脾胃、滋养肝脏。嗜酸过度则会影响肝、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养生建议:①应保持情志舒畅,精神愉悦,以利肝气条达;生活中要注重顾护脾胃,以增强后天之本。平时可艾灸太冲穴、足三里穴、中脘穴、关元穴,共奏疏肝理脾之功。②偏嗜酸味的人,平时可以选择一些酸味的新鲜蔬果,如柑橘、石榴、橙子、西红杮、葡萄、山楂等,满足自身口味喜好的同时还可以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③对于腌制酸菜、酸辣粉等酸性醋制品的食用则应减少,以免这类食物对胃肠道刺激过度,从而引发消化功能紊乱等胃肠系统疾病。
二、苦入心
偏爱苦味,注重调理心脾肺,心属火,苦入心。苦味主泻火、燥湿、坚阴,适当摄入苦味,能够清泻心之实火,可清心除烦、解暑祛热、燥湿除满、泻火存阴、通利大便。
养生建议:①过嗜苦味,易耗心气,损伤肺脾二脏。嗜苦所致气虚者,平时应注重调摄心气,可艾灸心俞穴、膻中穴、肺俞穴、关元穴,能激发脾气脾阳,心神气血调和。②偏爱苦味的人,可因时制宜,多于炎热酷暑时进食苦味食物;或因人制宜,痰湿、肥胖、便秘者可适当食用苦瓜、莲子、蒲公英等。③茶、咖啡是广受大众喜爱的苦味饮品,具有提神、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日常可以适当饮用,但应避免贪嗜成瘾。
三、辛入肺
偏好辛辣,需肺肝同调,肺属金,辛入肺。辛主发散、活血、行气,辛味对肺气具有宣发作用,正常食入可发散风寒、宣发肺气、行气化瘀,并能祛散脾胃湿气。
养生建议:①过嗜辛味易伤肺气、耗伤肺阴。根据五行相克理论,肺伤而劫夺肝阴,嗜辛者平时可艾灸肝俞穴、肺俞穴、中脘穴、神阙穴,能达到益气润肺、滋阴补肝、肺肝同调之效。②偏好辛辣之味者,易导致舌燥口干、咽喉肿痛等。平时应少吃辣椒、大蒜、生姜等常见的辛味食物,同时可在菜肴里酌情加一些滋润甘寒之品,如山药、白萝卜、银耳等,从而达到养阴润肺、以偏纠偏的目的。
四、甘入脾
偏喜甘味,宜脾肾同调,脾属土,甘入脾。甘主补益、和中、缓急,适量食用可滋补脾胃之气。
养生建议:①偏嗜甘味之人,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脾胃不足、肾气失衡,此时应首先纠正嗜甘之好,再时常艾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能达到调理脾胃、补益肾气之效。②偏喜甘味者,平时在饮食摄入上可以选择具有甜味但同时含糖量低的谷类、豆类、果蔬等作为主食,如玉米、山药、红豆、南瓜等。谷类食物在具有甘味口感的同时,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豆类食物则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③奶茶、蛋糕、甜品等甜腻的甘味食物要减少食用,因其大多富含反式脂肪酸,过度摄入可能会引发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
五、咸入肾
偏嗜咸味,当心肾相济,肾主水,咸入肾。咸主软坚、补肾、下燥、利水,对肾具有一定的滋补养肾作用。适量食用可滋肾润燥、强腰壮骨、凉血通便、软坚散结,使身强力壮,充满活力。
养生建议:①过嗜咸味易伤肾气、耗损肾精,使人体进一步因水不济火而致心火独亢,嗜咸者平时应注重补益肾气、填精生髓、清心泻火,可艾灸涌泉、关元、劳宫穴、以达水火既济、沟通心肾之效。②偏好咸味之人,应清淡饮食,有意识地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并保持每日摄盐量不超过6克,以防“越咸越吃”的恶性循环。③肾功能不全者应立刻纠正嗜咸之好,并进行低盐饮食;肝功能不全以及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也要减少食盐以及咸味饮食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