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流派动态>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强直性脊柱炎科普30问

发布时间:2023/06/15 点击数: 字体:

图片

1.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化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病变。

2.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高吗

全世界约有5400万人,中国约有500万人患病。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患病率大概为0.3%。

3.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性别有关吗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5-10):1,且症状较重。

4.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年龄有关吗

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而20~30岁为发病高峰期,8岁以下及40岁以上的发病者少见。

5.强直性脊柱炎有遗传性吗

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都与遗传因素有关,男性患者遗传给儿子的几率为12%,遗传给女儿的几率为5%;女性患者遗传给儿子的几率为20%,遗传给女儿的几率为15%。是一种“重男轻女”的疾病。

6.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跟环境、感染、免疫、骨代谢变化、遗传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详细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

7.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特点

绝大多数患者都是青年男性,20~30岁之间是一个发病的高峰。起病比较隐蔽,病程是比较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若得不到及时治疗,致残率很高。有明确的家族聚集倾向,炎性腰背痛。

8.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症状

多数以腰骶和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多夜间出现,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消瘦和低热等。

早期:起病隐匿,主要以间歇性疼痛、晨僵为主,难以发现。

进展期:持续性臀区疼痛(单侧的,也可以是双侧的),下腰痛。

后期:炎症性疼痛消失,脊柱大部强直,可发展至严重畸形。

6d1c5429f3c14eee85499b6815d53bb7.png


9. 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关节病变

(1)骶髂关节:最早

(2)腰椎: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受限。

(3)胸椎:胸背痛、前胸和侧胸痛、胸部扩张受限。

(4)颈椎早期改变:颈后伸、侧弯、旋转可受限。

(5)后期脊柱改变:前屈位,胸椎后凸畸形,胸廓固定,腰椎后凸畸形,髋和膝关节屈曲。

(6)周围关节:关节周围结构纤维化,关节强直。

10. 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关节外病变

(1)心血管病变: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

(2)眼部病变:葡萄膜炎、结膜炎,具有自限性。

(3)肺部病变:肺间质纤维化。

(4)慢性前列腺炎。

(5)淀粉样变

(6)肾脏病变

(7)神经系统病变

11.中医如何认识强直性脊柱炎

根据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中医“痹病”、“大偻”范畴,古籍亦根据其发病特点及所在脏腑将其称为“龟背风”“竹节风”“肾痹”等。本病是以正虚为本,风、寒、湿、热等邪实为标,内外相合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开阖不得, 寒气从之, 乃生大偻”

12.怀疑是强直性脊柱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HLA-B27、血常规+CRP、血沉、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CT、MR)

13. HLA-B27阳性的患者一定是强直性脊柱炎吗

不是。大部分患者会出现HLA-B27抗原阳性(90%),但不是所有HLA-B27阳性的患者都会发生强直性脊柱炎,其明确诊断还需结合具体临床症状

14.如何确诊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炎(单侧≥3级或双侧大于等于2级骶髂关节炎)+一个以上脊柱关节病临床特征。HLA-B27(+)+两个以上脊柱关节病临床特征。

15.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炎性背痛、关节炎、肌腱端炎(足跟)、葡萄膜炎、指(趾)炎、银屑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对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反应好、有脊柱关节病家族史、HLA-B27阳性、CRP升高。

16.骶髂关节炎如何分级

0级:正常骶髂关节。

1级:可疑或极轻微的骶髂关节炎。

2级:轻度骶髂关节炎(关节边缘模糊,近关节区域硬化,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3级:中度骶髂关节炎(关节边缘明显模糊,近关节区域硬化,关节间隙明显变窄,骨质破坏明显)。

4级:骶髂关节融合或完全强直,伴或不伴硬化。

17.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的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脊柱病变的 X 线表现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体呈「方形椎」,最典型的表现是「竹节样改变」,T10-L2 较常见,腰椎呈「鱼尾椎」改变。

7e42843a6ff94826a5d2015503406e30.png


18.强直性脊柱炎和腰肌劳损如何简易区分

腰肌劳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强直性脊柱炎:休息后不缓解,活动后减轻。

19.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1.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发,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多发

2.强直性脊柱炎多有骶髂关节受累,类风湿关节炎没有

3.强直性脊柱炎为全脊柱自下而上受累,类风湿关节炎易侵犯颈椎

4.外周关节炎在强直性脊柱炎为少数关节、非对称性、下肢关节为主,而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为多关节、对称性和四周大小关节均可受累

5.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因子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率约60%-95%

6.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0%以上HLA-B27阳性,类风湿关节炎与HLA-DR4有关

20.强直性脊柱炎是绝症吗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常见病,通常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类似高血压、糖尿病,属于良性的、慢性疾病,但是患者可能因本病出现致残的情况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21.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尽早控制炎症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症状。长期治疗目标:延缓脊柱强直的进展

22.强直性脊柱炎的非药物治疗有哪些

患者的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自我护理、规律锻炼。物理治疗:超声波、磁疗、电疗、热疗

23.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非甾体抗炎药:起始治疗方案,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糖皮质激素:外周关节病变严重、眼部受累时短期小剂量使用,避免肌腱内注射。慢作用药物:柳氮磺吡啶(首选)、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片。抗TNF-α制剂:依那西普、英复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其他:沙利度胺(嗜睡、胎儿畸形)。

24.中医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内服中药:肾虚督寒证,补肾强督、祛寒除湿,补肾强督祛寒汤加减。肾虚湿热证,补肾强督、清热利湿,补肾强督清化汤加减。兼见血瘀者:加用片姜黄、鸡 血藤、刘寄奴、元胡、郁金、赤芍、泽兰、丹参、益母草等活血化瘀

湿邪甚者:加用薏苡仁、茯苓、 泽泻等利水渗湿。中医外治法:针刀治疗、中药熏蒸、中药热敷、中药离子导入、超声药 物透入、中药塌渍、中药冷湿敷、中药穴位贴敷、针刺、艾灸、拔罐等。

25.强直性脊柱炎不痛了就是好了吗

疼痛不适判断病情“好”与“不好”的标准。用药之后疼痛缓解,只是说明关节炎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并不等于病就“断根”了,可以彻底不管不顾。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26.如何预防强直性脊柱炎

1.避免强力负重和久坐(避免进行强力负重,负重的话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如果需要长时间坐着,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十分钟。)

2.少睡软床(当患者躺在软床上休息时,无论仰卧或侧卧都能使其受压的部位塌陷下沉,造成脊柱的弯曲或扭转变形,从而增加了颈肩、背、腰、骶髂等部位的负担。)

3.谨防外伤(开车时一定系上安全带,尽量不要骑机动车。)

4.防寒保暖(在寒冷、潮湿季节中,更应防范症状复发。)

5.注意饮食卫生(胃肠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诱发脊椎炎,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多喝开水,多吃青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

6.戒烟(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青年男性,吸烟可诱发本病,且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应积极戒烟。)

7.如有不适及早就医(注意其他家族成员有无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如下背酸痛,晨间僵硬等。若有,应尽早就医。)

27.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宜选取有营养、易消化饮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食物。忌食辛辣、肥腻、烟酒等。适当进食葱、花椒、大蒜等有抗风驱寒食物。豆类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代谢,帮助修复病损。栗子补肾强筋健骨,乌梅缓解筋骨疼痛痉挛。

图片


28.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何要进行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及防止强直有重要作用,这一点是药物治疗所不能代替的。许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虽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甚至消失,但因为不注意功能锻炼,致使脊柱强直、肌肉僵硬,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早期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能促进炎症的吸收。
29.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美国脊柱协会推荐了4种锻炼方式:
1.拉伸运动:这些锻炼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持肌肉关节运动幅度,以提高关节柔韧性并且减低僵硬、肿胀、疼痛及降低关节融合风险。如猫式伸展、超人式伸展等。
2.有氧运动:为了提高心肺功能及总体健康水平,如游泳、走路、自行车、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
3.力量锻炼:这些锻炼方式使用相关肌群进行负重练习或抗阻训练,对于AS患者而言,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更为重要,其中主要涉及背腹部肌肉以支持脊柱运动。如肩桥、平板支撑等等。
4.平衡锻炼:进行平衡训练以增加机体静止及运动时的稳定性。
对于AS有益的锻炼方式:普拉提、太极拳、 姿势锻炼、 瑜伽、 拉伸、 快步走、自行车、游泳等。
30.不适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锻炼方式
1. 高强度运动:如接触性运动,武术,海上划船等等。
2. 快速的运动或阻力过大的抗阻训练。
3. 需要很高平衡能力以及身体稳定能力或者很好的呼吸功能的运动。
4. 需要很好的关节活动度的锻炼。




终审:管站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