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
爱与责任
甘肃省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血液透析中心的病人,因其病情的特殊性,并发心脑血管病并死亡的几率非常高。由于都是长期门诊病人,不在医护人员24小时的监护之下,所以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细心地观察、精心的护理、精准的判断。每次透析完,医护人员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唯恐因患者的麻痹大意而发生意外。
12月19日是个星期六,根据透析室的惯例,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都格外的繁忙,很多患者都喜欢在这一天透析,以便在第二天可以和家人小聚,痛快的吃喝一下,即使吃多喝多了,周一又可以来透析,就没那么难受了。靳方像往常一样忙着所管患者的生命监测,测血压到裴庆红患者跟前时候,她发现这位患者今天一上机血压就很高,达到了170/112mmhg,如果上机时候是活动后的血压,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倒也不奇怪,但这位患者已经卧床透析进行了一多小时了,血压仍旧在上升,她便问了问患者有没有服过降压药,患者告诉她早上服过长效降压药了,这让靳方有些警觉,她便汇报给值班医生,值班医生复测血压,仍旧在高水平,但患者拒绝再次服药,并且讲起他的“光荣历史”:曾经有两次因为血压高晕倒在马路边,但是都平安无事的挺过来了。今天血压高是因为自己吃饺子吃多了恶心引起来的,过些时候就会好一点。无奈之下,靳方只能一遍一遍的给该患者监测血压,直到下机时候,血压终于降到139/103 mmhg,对于长期透析的患者,这样的血压已经是安全范围了;她仍旧不放心,再三叮嘱患者回家监测血压,如果有不适就尽快来医院。患者这才告诉她,他独自居住,家里也没有血压计。一听这话,靳方就让患者留下电话号码,以便等患者回家后再回访一下他的血压情况,并且把自己的电话号码也留给患者裴庆红,万一有什么情况给她或者值班医生打电话,叮嘱完大大小小的注意事项后,靳方目送着最后一位患者离开透析大厅。
例行常规的给机器消毒,等着消毒完毕后关闭四十多台的透析机电源,忙完这一切,回到家已经是接近晚上的十点了。靳方给自己作为责任护士所管的十几位患者在微信群里健康宣教了几条春节饮食宜忌,便给白天那位高血压患者裴庆红打电话,刚一接通,裴庆红声音微弱的告诉她,他恶心呕吐到已经吐血了,现在坐在地上头疼心慌得很难受。靳方一听,二话没说,赶紧换衣服,飞速的带上血压计和复方丹参滴丸就让爱人开车往患者家里赶,她在电话里一边指导着患者保持安全的体位,一边询问患者家庭住址,幸好没费什么周折就找到了患者远在盘旋路的家。她赶紧就地给患者量了量血压,让患者服下降压药,查看了一下呕吐物后,扶起患者准备往医院送,这时候患者远在西固的哥哥也赶到了,几个人一起将患者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我院急诊科。
患者已经不能清楚地叙说自己的感受了。一测血压,240/139 mmhg,靳方将患者白天透析情况和在患者家里的所见情况一一告知急诊科的医生,医生立即给予了降压止血等对症处理,并护送入重症监护室后,靳方这才松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已是快凌晨一点钟了,第二天她一如既往地早早来到科室,平静地工作,对昨晚发生的事情只字未提。直到患者家属找到主任、护士长,眼含泪花讲述了整个过程,一再表示:“是靳方救了裴庆红的命”,“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你们的医护人员能作到这些,让我们太感动了!”并送来一面书写着:“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如亲人”的锦旗,科室才知道这一切。科主任在科室表扬靳方,认为她是把科室“患者至上”的科风发扬广大,要求全体同志向她学习,靳方抿嘴一笑,说:“没什么,小事情”。
.她太不起眼了。在医院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她如同一片叶子一般微不足道,春夏秋冬,寒暑往来,默默无闻。按照她自己的话说,她属于那种“走入人群中就找不到”的人,但就是这么一位平凡的护理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与责任。后来有同事问她“你太莽撞了,就不怕病人死在你的车里,家属讹上你吗?”她腼腆一笑:“我们科从主任、护士长、到下面每一位医务人员,遇见这样的事情都会这么做的。只不过这次是我遇见了而已。再说他是我们科的病人,我有责任这样做”。
就是这么朴素的一句话“我有责任这样做”,让我想起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虽然是医院规定7:30上班,但她们一年四季都是不到7:00就来科里做准备工作,按照她们的话是“宁愿我们等病人,也不能让病人难受地在门外等着我们。”虽然都是门诊病人,但李永新主任即使再外开会,也是24小时开机,患者的电话是有问必答,直到把问题解决了为止;护士穿刺动脉,哪怕有一针没有成功,李晓萍护士长也是电话追踪询问有没有淤青、是否抹药、是否热敷;患者有缴费困难的,主任护士长带领科里同事去贫困户家里拜访,送去牛奶鸡蛋;遇见有患者下机后不舒服的,我们的医生巨生贵,每次都会陪在患者身边,不管时间再晚,直到患者舒服了为止;我们科的90后小丫头们,遇见有患者健康教育没做到位的,下班了还要记着打电话“喋喋不休”,就是这样的一个集体,在短短的不到五年的时间,发展到现在固定的130多位固定透析患者,靠的不是广告、不是恶性竞争,而是就诸如这样的一群医务人员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口碑相传,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她们用自己肩上的责任,获得了爱的回报!
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在医院这棵大树上,如果我们每一位医者都能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医者的责任,必将迎来盛开的芬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