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血栓揉一揉?且慢!且慢!请你细看

发布时间:2022/07/19 点击数: 字体:

内瘘为什么会堵?揉一揉又真的有效吗?

想要知道如何预防通路血栓形成,我们就必须先了解导致血栓形成的原因。

绝大多数的通路血栓都继发于通路狭窄。

我们说内瘘建立后避免压着内瘘侧肢体睡觉,就是怕压住了内瘘的回流静脉,导致血流不畅血栓形成。而除了这种外力压迫引起的狭窄外,还有一种更常见的狭窄,发生在内瘘的血管腔内部。

自体动静脉内瘘 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目前上肢血透通路构建的主要方式,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其实都是我们人为地将的动、静脉相连,使得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从而满足血液透析所需要的血流量。

正常状况下,静脉血就像是是潺潺的小溪,动脉血则是奔涌的江河,动静脉内瘘建立后,大量“江河水”涌入原本平静的“小溪”,势必会给静脉血管壁带来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静脉也要加固“堤坝”,因此血管壁会增厚,来适应这一变化。

但在某些位置,血管壁变得过厚,便形成了通路狭窄。

狭窄的发生致使血流通行受阻,血流瘀滞或产生旋涡样的血流,造成血小板的聚集粘附和凝血因子的异常激活,当达到凝血所需条件时就会有血栓形成。

在有狭窄的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或者血容量不足时,更容易发生血栓。腹泻、夏季大量出汗,而患者严格控制水分摄入,也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导致血栓形成。

01

内瘘堵了揉一揉,有用吗?

   揉一揉也叫手法按摩。它的原理是通过外力把血栓机械性地揉碎,揉碎后的小血栓随血流冲走,从而使内瘘恢复通畅。正因此,揉一揉能对付的血栓,是新鲜形成的,总体量较小的血栓。对于体量较大,或者存在陈旧性血栓混合性病变的,揉一揉可能效果并不好,甚至对部分患者,除了增加患者在手法按摩治疗时的痛苦外,就没什么用了。而且揉一揉是不能解决狭窄这个导致血栓的“罪魁祸首”,狭窄不解除,这次揉通了,内瘘可能反复发生血栓。

如果仅是效果不好、会反复复发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手法按摩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揉碎的血栓经过吻合口被挤进动脉,可能被血流冲进远端动脉血管,造成远端动脉栓塞,引起远端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手指坏死。

02

内瘘堵了该怎么办?  

   内瘘血栓形成后除了手法按摩外,还可以药物溶栓、腔内介入或开放手术治疗。

单纯的药物溶栓,是针对血栓形成6小时以内的新鲜血栓,治疗时机不宜超过24小时。药物治疗所需时间长,而且部分血栓形成是新旧陈杂的混合血栓,因此溶栓效果可能并不一定令人满意。此外,同手法按摩一样,药物溶栓不能根本上解决狭窄,所以一般只作为联合治疗的辅助手段。如果内瘘发生急性血栓形成,目前首选是腔内介入治疗。对于血栓体量大,或者存在较大量陈旧性血栓时,需要联合开放手术将血栓取出。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是通过微创的方式开通堵塞的血管,可以同时完成血栓清除和狭窄病变的球囊扩张,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透析,并且最大程度保护血管资源。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内瘘特别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堵塞后,手术应该尽快进行。一般在血栓形成后早期(72小时内)进行血栓清除术成功率更高,并且可以提高通路的长期通畅率。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时间过长,会导致血栓逐渐机化陈旧,血栓与血管壁发生炎性反应引起粘连,难以完全清除,甚至无法再次开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人工血管因为不会发生炎性粘连,可以等待更长时间。但早期开通可以不影响患者透析安排,避免因无法透析或者插管透析引起的其他并发症。


分享到:
[打印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