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有哪些功能?
中医认为:肾的主要功能是主水,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化血,开窍于耳等。肾主水就是说人体的一切水液代谢都和肾有关,如果肾虚了,水液代谢就会出现异常,严重者会出现水肿的现象;如果天生肾虚,小孩子就会出现生长缓慢、发育迟缓、成年后不能生育的现象;人之三宝精气神,其中的精就储藏在肾里面,如果肾有问题,影响到藏精,少年时可见发育迟缓、中年时早衰的现象;我们都知道,肺是用来呼吸的,但吸气是和肾是有关系的,如果肾气不足,人就会出现吸气受阻或无力吸气的感觉,最常见的就是喘;肾虚的人骨头发育迟缓或易出现骨质疏松,甚者可引起贫血;有些耳鸣、耳聋就是由于肾虚引起的。所以中医的肾不仅仅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肾,更多的是一个以肾为中心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体现,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它包括西医学的生殖、泌尿、神经、运动、呼吸等多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不难看出,中医学中肾脏的问题最多的是肾虚,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肾亏,包括肾阳虚、肾阴虚、肾气不固、肾气不足、肾精亏损等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肾虚的分型和表现症状,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肾阳虚的人平时怕冷,手脚冰凉,尤以下肢为甚,面色晃白,腰膝酸软无力,精神萎靡不振,小便清长,夜尿频繁,或爱起夜,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消化不良,五更泄泻;甚则腹部胀满,全身肿胀,心悸咳喘。
阴虚的人四肢发热,手脚心汗多,形体消瘦,怕热,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肾精亏损的人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机能减退。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卤门迟闭,骨骼痿软。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等。
肾气不固的人神疲耳鸣,腰膝酸款,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失禁,或夜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肾不纳气的人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弱。或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等。
肾虚只是功能上的变化,并非器质性病变,大家一定要记住。由于肾虚涉及范围广泛,所以千万别听到“肾亏”便乱服补药,以免弄巧成拙。
西医认为:肾脏是一个以调节水盐代谢、排泄代谢产物为主,并且具有部分内分泌功能的器官。
(1)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 肾血流量约占全身血流量的1/4~1/5左右,肾小球滤液每分钟约生成120mL,一昼夜总滤液量约170~ 180L。滤液经肾小管时,99%被回吸收,故正常人尿量约为1500mL/d。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多肽类物质和少量蛋白质,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全部回收,而肌酐、尿素、尿酸及其他代谢产物,经过选择,或部分吸收,或完全排出。肾小管尚可排出药物及毒物,如酚红、对氨马尿酸、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等;药物若与蛋白质结合,则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而排出。
(2)调节体内水和渗透压:调节人体水及渗透压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肾小管。近曲小管为等渗性再吸收,为吸收Na离子及分泌H离子的重要场所。在近曲小管中,葡萄糖及氨基酸被完全回收,碳酸氢根回收70%~80%,水及钠的回收约65%~70%。滤液进入髓袢后进一步被浓缩,约25%氯化钠和15%水被回吸收。远曲及集合小管不透水,但能吸收部分钠盐,因此液体维持在低渗状态。
(3)调节电解质浓度: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当进入肾小管后,钠、钾、钙、镁、碳酸氢、氯及磷酸离子等大部分被回吸收,按人体的需要,由神经内分泌及体液因素调节其吸收量。
(4)调节酸碱平衡: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包括:①排泄H+,重新合成HCO3-,主要在远端肾单位完成;②排出酸性阴离子,如SO42-、PO43-等;③重吸收滤过的HCO3-。
(5)内分泌功能:可分泌不少激素并销毁许多多肽类激素。肾脏分泌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激素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类物质,参加肾内外血管舒缩的调节;又能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3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我们由此明白为什么尿毒症后进行的血液透析被称之为“人工肾”,并且医生要求补充维生素D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原因了。
事实上,中医理论中的肾和现代医学中的肾有明显的区别,其所含的范围要广的多,当然也包括现代医学中所指的肾脏本身。西医学中肾有问题常常指肾脏本身的问题,如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如进一步发展至尿毒症期也就是指西医上的肾的分泌尿液、代谢废物、内分泌功能以及调节功能受损等。由于中医对于肾的认识要全面的多,所以临床常常通过中医中药对尿毒症的干预和治疗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希望大家予以重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