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立春养生
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是时太阳在黄经315°,夜间北斗指向东北。此时北风渐退,东风渐起天气逐渐变得暖和,春天已经到了。立春的立,有开始的意思。今年交立春的时间是2月4日的11:58,从这一刻起,我们就进入了新的一年。
立春(2月4日-2月18日)这十五天,寒冷之气渐渐远去,东风送来暖意,万物依次苏醒,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头五日,东风吹拂,气温上升,原本被冰雪覆盖的大地开始解冻。之后五日,冬眠的动物在洞中醒来,伸展肢体,准备出去。最后五天,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从水底游向水面,水面上还残留着碎冰片,如同负在鱼背上一般。
蜇虫始振
鱼陟负冰
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又是新的一年,也意味着新的希望和新的开始,自古以来就很受人们重视。
古代,负责天文历法的太史会测算立春的具体时间,并在立春前三天报告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开始斋戒,并命太常寺准备好相关礼仪。立春这日,天子率领百官建青旗,着青衣,到都城东郊设坛,举行祭祀,拜句芒之神,迎接春天。迎春仪式结束,天子回朝庆祝,赏赐群臣,施惠平民,使上下和畅欢欣。
立春这日,民间也要拜春、迎春,祭祀祖先神灵,亲戚邻里相互庆贺,热闹非常。这天还有吃春饼、春卷的习俗,春卷中的荠菜、豆芽、韭菜等,特别合时令,有助于阳气的生发。
立春的养生意义也很重大,这天,不妨灸一下足三里、关元,使人体的阳气能充实,更好生发。传说日本古代有一个长寿村,那里的村民,十八岁之后,每年立春这天,全都在足三里上做直接灸,这样一年都很少生病。而且村民普遍长寿,平均寿命竟然达九十岁以上。直接灸就是将艾绒搓成黑豆大小的小艾炷,放在穴位上,以香点燃,艾炷燃烧将尽烫肤时拂去,再换新的艾炷,一般五次即可,这种灸法容易留瘢痕,因此也叫瘢痕灸。怕烫伤的人可以做悬灸。
按照五运六气的规律,立春属于初之气(1月20日-3月20日),主气厥阴风木,主客二气相同,春天将会正常到来,春风吹拂,万物生发繁荣,人们感到条畅舒适。容易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以及筋骨强直,关节不利,身体沉重,下肢萎软等疾病,需注意防范。
一、饮食
立春时春风吹拂,天气转暖。不能再像冬天那样滋味厚重过于进补了,口味要转向清淡。根据《黄帝内经》的原则,春季饮食要减少酸味,增加甘味,以调理肝气,保养脾胃。春天要使人体阳气舒展,可以选择一些甘温或者甘平的食物。肉类可钻色牛肉、羊肉、鸡肉、少吃猪肉(猪肉偏凉,且容易助湿),少吃鸭肉(鸭肉偏凉)。蔬菜可选择豆芽、韭菜、卷心菜、豌豆、刀豆、胡萝卜、番薯、山药、南瓜、木耳、香菇、平菇等,鱼类可选择鲢鱼、鲫鱼、带鱼、鲈鱼、鲶鱼,干果可选择红枣、橄榄、栗子、榛子、开心果、莲子、胡桃。忌食良性食物。肝气不足的人可以常吃高粱。
二、起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布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一到立春,就需要改变作息,晚睡早起,晚不能晚于11:00,早起可以选择5:00-7:00之间。起来之后,身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在小区里散步,伸展筋骨,可以使阳气条达,一天都会精神。另外,立春只是春天刚开始,寒气还有残留,甚至会有倒春寒,别急着收起冬衣,外出还是要注意防风防寒,老人讲“春捂”,是有道理的。
三、情志
春天属木,对应肝,肝脏喜欢舒畅条达,忌抑郁烦闷,心情要保持愉快,多和幽默豁达、心胸开朗的人在一起。“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就是要慈悲,要助人为乐,多给予少索取,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赠送礼物,个个欢欣畅快,于养生有益。
四、导引
每天夜里十一点前,盘腿而坐,将双手相迭压在左腿上,向左右转动上身,手臂和头颈要努力侧转,转的同时两肩要上耸,身体要上提。左右各做三五次。然后扣齿三十六次,调整呼吸,将口中产生的津液徐徐咽下。此为陈希夷正月节导引法,行之可以治疗风气积滞,头顶疼痛,耳后疼痛,肩臂痛,背痛,肘臂痛,由风邪引起的全身游走性疼痛都可以调节。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