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康复

文章来源:陇中康复联盟公众号 作者:石玉其 发布时间:2020/09/23 点击数: 字体:

概述

       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关节替代和置换病损关节。目前它已应用于治疗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等疾患,但以全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最为普遍。

       

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障碍

01疼痛 

       接受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因长期患有关节疾患,如OA、RA等,出现反复的、进展的关节慢性疼痛;术后,由于手术等创伤,也会出现较为剧烈的急性疼痛。

02关节严重畸形

       关节严重畸形  如膝内、外翻畸形等。

03ADL能力受限

       由于严重的疼痛和畸形会造成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降低,从而丧失劳动能力。

康复评定

   一、术前评定Preoperative assessment

       术前的评定应包括全身整体状况以及单项的康复评定。单项的康复评定:

1.上、下肢肌力   2.关节活动度   3.观察步态   4.测定手术肢体长度   5.影象学检查

   二、术后评定Postoperative assessment

       术后的评定可分别在术后1~2天、术后1周、2周住院患者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和半年门诊患者进行评定。术后的评定也包括全身整体状况以及单项的康复评定。全身整体状况:心、肺功能,要了解心脏和呼吸功能在卧床和活动时的状况。

1.伤口情况2.关节水肿3.关节疼痛4.关节活动度5.上、下肢肌6.活动及转移能力7.分析步态8.评估功能性活动能力9.门诊随访。

  康复目标Rehabilitation goals

1.对病残的矫正和设法促进机体自然功能的恢复。

2.解除患侧关节疼痛、无力,保持关节稳定。

3.关节功能及活动性好,即负重、伸屈、外展、旋转,能够达到生活自理,活动自如。

4. 预防并发症和废用综合征。

术前指导preoperative instruction

1.首先应加强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练习,以及踝关节的主动运动,要求股四头肌每次收缩保持10秒,每10次为1组,每天完成5~10组。

2.患者坐于床上,进行患肢的直腿抬高运动及踝关节抗阻屈冲运动,次数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每天重复2~3次。

3.此外,还应教会患者如何使用拐杖行走,为术后执杖行走作准备。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应尽早进行被动、主动活动,尽早下床练习;

2.脱位:主要强调术后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在术后的6周之内;

3.异位骨化:常发生在术后1年内,高发病种有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对这些患者活动时应加以注意。

人工髋关节手术适应症

1.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患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时,如果疼痛明显、功能障碍、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均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2.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骨折明显移位,现已倾向于做全髋关节置换。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髋关节炎。此类患者多为较年轻的患者,因 不能忍受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给工作、学习、生活、婚姻带来的不便,也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5. 股骨头、股骨颈或髋臼肿瘤。6. 髋关节强直。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程序

术后第1~2天

1.卧床:注意体位摆放:髋关节置换术后,有四种危险而应避免的体位:

(1)髋屈曲超过90°;

(2)下肢内收超过身体中线;

(3)伸髋外旋;

(4)屈髋内旋。2.理疗:起消肿、止痛作用。可采用冰疗、电脑中频电治疗,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3.肢体气压治疗:以促进手术侧下肢血液回流,起到消肿作用。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

4.运动疗法: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

(1)通过主动或被动的呼吸训练来预防心肺系统的并发症;

(2)辅助外展位;

(3)辅助髋、膝关节屈曲、伸展训练;

(4)患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训练;

(5)术后第2天:拔除负压引流管后进行患肢CPM训练,髋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不超过85°;

(6)踝、足和趾的主动活动。

    

术后第3~6天

1.理疗:冰疗、电脑中频电治疗。2.肢体气压治疗。3.运动疗法

1)继续第1~2天的运动训练;   2)床上活动练习:翻身、起坐、移动、坐到床边等;3)尝试从坐到站;4)从高椅或高床由坐位站立训练。  

术后第7~12天

1.石蜡疗法:消肿、改善血循环,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

2.电脑中频电治疗:止痛、松解粘连,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

3.肢体气压治疗。

4.运动疗法:

(1)髋周围肌肉渐进性肌力训练;

(2)尝试上、下楼;

(3)尽可能用拐杖行走,达到部分负重(四脚拐→肘拐→手杖);

(4)作业治疗:ADL训练为主:如起床、转移和行走训练等。

  术后三周

1.运动疗法(1)进一步增加肌力;(2)步态练习:行走速度、耐力、楼梯、坡度,注意坐、卧时不要交叉双腿。

2.作业治疗:ADL训练:洗澡、如厕、乘车等。

3.理疗:必要时可采用石蜡疗法、电脑中频电治疗、水疗等。

4.出院宣教。

5.制定随访时间及计划。


分享到:
[打印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