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修复术后康复指南
注意事项:
1. 跟腱愈合分4阶段:炎症期、增生期、塑型期、成熟期。
2. 在愈合的最初6周内(炎症期和增生期)跟腱是最脆弱的,在接下来的6周至12个月内(塑型期和成熟期)强度可慢慢增加。
3. 术后12周之内应该禁止被动牵伸跟腱。
4. 负重过程也应该在手术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
术后第一阶段:保护和愈合期(第1-6周)
目标:
*保护修复的跟腱
*控制水肿和疼痛
*减少疤痕形成
*改善背屈活动度到中立位0°
*增加下肢近端各组肌力到5级
*医生指导下渐进性负重
*独立完成家庭训练计划
注意事项:
*避免被动牵伸跟腱
*应把膝关节屈曲90°位下的主动踝背屈限制在中立位0°
*避免热敷
*避免长时间下垂位
治疗措施:
*医生指导下使用腋杖或手杖时,穿戴带轮盘固定靴下渐进负重
*主动踝背屈/趾屈/内翻/外翻
*按摩疤痕
*关节松动
*近端肌力练习
*物理治疗
*冷疗
晋级标准:
*疼痛和水肿得到控制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负重
*踝背屈达到中立位(0°)
*下肢近端肌力达到5级
术后第二阶段:早期关节活动(第6—12周)
目标:
*恢复正常步态
*恢复足够的功能性关节活动度,以满足正常步态(踝背屈15°)及上台阶的要求(踝背屈25°)
*恢复踝背屈、内翻和外翻肌力到正常的5级
注意事项:
*避免治疗性练习和功能性活动中出现疼痛
*避免被动牵伸跟腱
治疗措施:
*在保护下可耐受负重到完全负重练习步态,无痛时则可脱拐
*水下踏车系统练习步态
*鞋内足跟垫帮助恢复正常步态
*主动踝关节背屈/趾屈/内翻/外翻练习
*本体感觉训练
*等长/等张肌力练习:踝内翻/外翻
*术后6周:膝屈曲90°渐进性抗阻踝趾屈/背屈练习
*术后8周:膝伸直0°位渐进性抗阻踝趾屈/背屈练习
*用屈腿装置和膝伸直位脚踏装置进行趾屈肌力练习
*自行车练习
*脚踏多轴装置上描绘字母
*倒走踏车
*物理治疗
*疤痕按摩
*向前上台阶练习
晋级标准:
*正常步态
*足够的被动踝背屈角度(20°)
*踝背屈、内翻、外翻肌力达到徒手肌力评定5级
术后第三阶段:早期肌力练习(第12-20周)
目标:
*恢复全范围主动关节活动度
*踝趾屈肌力到正常5级
*恢复正常的平衡能力
*恢复无痛的功能性活动
*下台阶能力
注意事项:
*避免治疗性练习和功能性活动中出现疼痛
*避免跟腱高负荷(即整个体重下过度背屈踝关节或跳跃)
治疗措施:
*等张/等速的内翻/外翻练习
*固定自行车、训练阶梯、Versa攀梯练习
*本体感觉训练:本体感觉平板/BAPS/泡沫滚筒/弹簧垫
*加强踝趾屈渐进性抗阻练习(强调离心运动)
*亚极量专项运动技能练习
*水下踏车系统跑步练习
*下肢近端肌力练习(渐进性抗阻练习)
*等速项目练习
*活动中所需的柔韧性练习
*向前下台阶练习
晋级标准:
*无恐俱下完成日程生活活动
*正常的柔韧性
*足够的肌力,表现为能单脚提踵10次
*往复下台阶的能力
*对称的下肢平衡能力
术后第四阶段:晚期肌力练习(第20-28周)
目标:
*能够自如的在踏车上完成前向跑步活动
*等速测定平均峰值力矩达到75%
*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活动所需的最大肌力和柔韧性
*恢复无限制的功能性活动
*能无恐俱状态下完成更高水平的体育行活动
注意事项:
*活动中避免疼痛和恐惧
*未达到足够的力量和柔韧性之前避免跑步和体育活动
治疗措施:
*开始踏车上前向跑步练习
*继续下肢肌力和柔韧性练习
*干扰下高级本体感觉训练
*轻度的功能性往复运动(双腿跳跃练习)
*继续加强趾屈渐进性抗阻练习(强调离心运动)
*亚极量体育技能练习
*继续自行车、训练阶梯、Versa攀梯练习
*继续加强下肢近端肌力练习(渐进性抗阻练习)
晋级标准:
*无痛跑步能力
*等速测定平均峰值力矩达到75%
*正常的柔韧性
*正常的肌力(踝关节所有肌力均为5级)
*无恐俱地进行体育专项练习
术后第五阶段:全面恢复体育技能(第28周-1年)
注意事项:
在患者参加高水平的运动之前,必须关注其是否已经具有了足够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