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康复策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宁霞 发布时间:2017/08/24 点击数: 字体:

肩袖损伤了,该怎么办?

    肩袖损伤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和球拍运动)。

什么是肩袖?

    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样结构,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

 

肩袖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创伤

   ·血供不足

   ·肩部慢性撞击损伤

肩袖损伤应如何处理?

    目前,肩袖损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进行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手术内容主要包括:肩袖修补术、肩峰成形术和钙化灶清除术。术后常伴有疼痛及功能障碍,可根据病情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冰敷等治疗,并开展早期康复训练。

肩袖损伤的康复有哪些内容?

    1、肩袖损伤的康复评估

  ·neer评分                     ·UCLA肩功能评定

  ·constant-murley评分           ·美国肩肘医师评分(ASES)

  ·肩关节活动度评分(ROM)     ·外展肌力评定

    2、肩袖损伤的康复治疗

·康复时期:早期康复原则

·康复方案:个体化原则(对于相对年轻的、撕裂较小的、病情较稳定的患者,可选用早期活动方案进行康复;对于年龄高、对疼痛耐受较差、撕裂较大的患者,则选用延期活动方案更为稳妥。)

第一阶段(术后0天—1周)

    术后半天——肩袖的被动牵伸和外旋,(如果直到术后2周还不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就可能会发生关节粘连)。

    术后1周——主动的握拳运动及双侧的耸肩运动,并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肘、掌指、指间关节被动或主动活动。(若患者术后疼痛明显,锻炼后应予以冰敷,将冰袋置于肩附近,以达到消肿、止痛、减少渗出的目的)

 

 

第二阶段(术后2—3周)

    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运动量,开始肩周等长肌肉收缩锻炼和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肩关节各个方向的被动活动。

第三阶段(术后4—5周)

    增加肩关节被动内外旋运动,强化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治疗师协助患者在肩关节松弛和无张力状态下进行codman钟摆练习,肌肉锻炼及本体感觉锻炼,可使用棒操,轮滑等辅助器械同时增加助力关节活动和主动关节活动。

第四阶段(术后6—9周)

    腱-骨愈合一般需要6-8周,主动运动以术后6周为界限,6周前行被动活动训练,6周后行助力和主动活动训练,在上一阶段基础上加强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第五阶段(术后10—12周)

    经过3周的主动运动后,此期开始进行抗组肌力锻炼,抗阻练习和牵伸练习一直要持续至术后1年,使肌力达到最大,得到最好的疗效。

肩袖损伤的手功能康复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医务人员、家属三方面共同参与,勉励患者坚持完成康复计划。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诊,对上肢的功能状况进行评定,以便及时调整锻炼计划,早日康复。

分享到:
[打印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