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存壮老师的离世,提醒我们,心衰康复不容忽视(一)
葛存壮老师的离世,提醒我们,心衰康复不容忽视(一)
据媒体报道,2016年3月4日8点33分,著名表演艺术家葛存壮因脑梗引发心脏衰竭去逝,享年87岁。葛存壮老师是继闫肃老师之后,又一位重要艺术家因心脑血管疾病去世。现今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大家需增强心脑血管疾病康复的意识。在此敲响警钟!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心衰患者在康复过程的注意事项,望心衰患者在日常中多多注意!
心衰的定义: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血液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内的血淤积,动脉内的血液不足,从而引起心脏一系列的症候。心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心衰的发病原因
(1)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
(2)心脏以外的疾病,如脑梗、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溶血、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均可引起心衰。
心衰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保持起居有规律:做好心理调节、提高自控能力。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样患心功能不全,但情绪不同,预后则显著不同。情绪沉闷,精神压力过大,可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功能不全。
2、强调动静结合:根据心脏功能情况,在指导下进行适当活动和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坚持每天午休1小时左右。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一方面可避免形成褥疮和静脉血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心功能储备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感染,因为感染是诱发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运动时,患者应掌握“度”,以活动时不感到疲乏、活动时最高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20次为度,如心功能1级患者,可以慢跑,打太极拳,做操。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可以到室外平地散步,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3、保持室内温度维持相对恒定:冬季室内最好在20摄氏度左右;夏季需使用电扇应避免直接吹风,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4、室内通风:冬季室内每日至少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但要注意病人自身保暖,避免空气对流时引起感冒。
5、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诱发心功能不全,外出时应根据季节增减衣服,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
6、饮食的调理:通常食物应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如牛奶、瘦肉、淡水鱼等,热量勿过高。避免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浓茶、咖啡、汽水等,同时戒烟戒酒。注意氯化钠的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克,可以多做一些糖醋和醋溜口味的菜肴,注意避免隐性高盐食品,如皮蛋、酱菜、腌肉等。勿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勿吃的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7、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便秘时过度用力。
8、自身监测:心功能不全者平时注意观察自己脉搏、血压、面色、尿量、体重的变化。最好每天(排尿后)同一时间称体重,穿类似重量的衣服。夜晚睡觉前应观察踝部是否肿胀,夜间睡眠是否有被憋醒感。注意每天的尿量,最好用容器收集一天的尿量:当出现心慌、咳嗽、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浮肿、恶心、呕吐、尿量减少,一天之内体重增加1000克以上,说明心功能不全病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9、随便停药、减药危害大:利尿剂用于控制体内液体潴留,涉及电解质的平衡,患者自行减量、加量或停药,均可导致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等,可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另一重要的一类药物β-阻滞剂,在产生长期疗效前,都会出现短期负性肌力作用。患者很容易在看不到疗效时自行停药,这对于心功能不全的长期控制与预后极为不利。
10、定期随访: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情稳定时每隔2-3周必须到心血管科或心脏康复的专家门诊就诊,适时调药,并定期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