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 6 个危险因素

作者:丁香园 发布时间:2016/01/31 点击数: 字体:

        腰椎间盘突出复发(recurrent lumbar disk herniation,rLDH)是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有研究统计其发生率为 5%~15%。rLDH 是指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至少 6 月后发生的同侧或对侧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

        有研究证明术前腰椎生物力学不稳与 rLDH 息息相关。L5~S1 节段的椎间盘复发除了与椎体有关,还与骨盆相关,髂嵴的高度和髂腰韧带的强度对腰骶部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韩国庆北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发现 L5~S1 椎间盘复发与性别及多种影像学参数有关,文章最近发表在 J Spinal Disord Tech 上。

研究共纳入了 2004 年 9 月到 2010 年 10 月间,在韩国庆北大学医院神经外科行 L5~S1 椎间盘切除术的 467 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平均年龄 45.2 岁,平均随访时间 51.1 个月。

作者对复发和未复发病人的下列参数进行比较:

1. 临床参数:年龄、性别、BMI、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吸烟、术前 VAS 评分、椎间盘突出类型、术后纤维环缺损大小);

2. 术前影像学参数: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高度,矢状位椎体移动度(sROM)、L5 横突相对后度(RT)和髂嵴高度指数(IHI)。

在核磁共振 T2 上使用 Pfirmman 分级系统测定椎间盘退变,在侧位片上测定椎间盘高度和 IHI,在过屈过伸位片上测定 sROM,在前后位片上测定 RT。并评价了椎间盘退变与 sROM 的关系和 RT 与 sROM 的关系。运用多重 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价腰椎间盘复发的危险因素。


测量椎间盘高度 = a


测量髂嵴高度指数(IHI)= a/A

结果显示:467 位术后的病人共有 39 位发生了 L5~S1 椎间盘复发,其中 31 位病人发生在同侧,9 位病人发生在对侧。L5~S1 椎间盘突出复发发生在术后 39.4 月(7~90 月)。

与未复发的病人相比,性别、纤维环缺损较大(>6 mm)、椎间盘退变、sROM、RT、IHI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是 L5~S1 椎间盘复发的危险因素。

另外分析发现椎间盘退变从轻度至中度发展,sROM 增加;当椎间盘退变呈重度时,SROM 反而降低。而 RT 越大,sROM 越小。

        总之,中度椎间盘退变、椎体移动度大、横突小、髂骨嵴低是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生物力学危险因素;而男性和纤维环缺损较大也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危险,尤其是同侧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

分享到:
[打印文章]
×

用户登录